“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走进史家胡同

搜狐焦点哈尔滨 2019-07-10 16:44:3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什么是中国合院的坊向精神?

每个场所、每个建筑,都有他特定的气氛与涵养,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该可以用非常具象的方式形容出来。往往这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圈层精神”。——诺伯舒兹

1979年,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提出“场所精神”(the sense of place)即“圈层精神”的概念。即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归属感。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胡同,最能体现这种场所精神。700米的长度,700年的光阴。它自明朝以来从未换过名字。它在1500年前就已诞生,铁木真一统中原后,在这里建都“汗八里”,即元大都,而这里便有了名字——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号称“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这里曾有80多个四合院,是中国知识界名人住过最多的地方。

史家胡同59号

史家胡同59号院原是史可法祠堂旧址,也是清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现在则是北京最难进的小学之一。

史家小学原址在清朝时,还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竺可桢、胡适、赵元任等都是从这儿中榜才有机会出国留学。他们归国后,大多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某种意义上,史家胡同是这场教育革命与文化革新的起点。

史家胡同53号

这里最早住过抗清名将史可法,后成为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这里也曾是张治中私邸,民国末年又成为范汉杰的官邸。解放后,全国妇联驻扎在这里。邓颖超、康克清都曾在此办公。

如今,这里是涉外宾馆:好园宾馆。大门上的牌匾还是邓颖超题写的,“好园”即“女子园”,恰与妇联工作“一语双关”。

史家胡同51号

这座院落在解放前原为香港《大公报》的北京办事处,还曾是山东抗日名将李树春中将私邸,解放后被外交部接管,后来成为章士钊先生的住宅。其实如今的51号院只有原先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如今的内务部街甲36号,前为章士钊、后中为章含之。

1961年,章含之与洪钧彦的女儿妞妞出生,妞妞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洪晃。2011年,已是中国“名门才女”的洪晃,把史家胡同51号院交还给外交部。如今这里已是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史家胡同32号

这里住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北平城的城主傅作义,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等众多战役,是上个世纪声名赫赫的百战将军。

毛主席说,他的功劳配得上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首任水利部部长,这座院子成为了他的居所。

史家胡同24号

这里住的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凌叔华。凌叔华的“小姐书房”云集了众多才子佳人,比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成名更早。当年许多文人墨客常在这里聚会,徐志摩、丁西林、胡适、林徽因都是常客。也是这里的聚会,让她结识了丈夫陈西滢。

上世纪末,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与东城区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将这里建成了北京排名前列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之所以吸引众多知识界名流居住于此,是因为20世纪初,胡同里曾设过考场,录取赴美留学生。这个时期,帝国主义的凌辱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现状,激发了青年学生向工业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情,有爱国激情的学生纷纷涌向日本和美国。由于留学日本的青年回国后多从事反清活动,这使清政府很是恼火,加之日本国对中国留学生的遏制及美国又放宽了留学限制,清政府遂将出国渠道从日本转向美国。1909年5 月,清政府制定了《 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 ,明文规定赴美学生以学习实业为主:“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这是中国“实业救国”道路初端。在组织上,由外务部和学部两家派出官员组成“游美学务负责考试挑选、管理、派遣、联络等事宜。这个学务处先是在候位胡同,后是在史家胡同办公,考场自然也就设在史家胡同,考生看成绩也是在此地。

史家胡同的“场所精神”是学术精神,是救国精神,是中国知识界名人共同的理想。

在中国,我们可以把“场所精神”称之为“坊巷精神”。自汉唐开始,中国的城市里出现了坊巷的规划格局,城市里不同社会身份和生活追求的人集中性的生活在不同的坊巷里。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居住理想里,不仅有“天人合一”的院子理想,还有“千万买邻”的坊巷理想。“坊巷精神”、“坊巷理想”,是与志同道合,身份对等的人比邻而居,在日常生活中互通互动的社会生活的体现。

今日和院在现代都市里呈现新时代的中国居住理想,将传承“坊巷精神”作为规划初衷,希望在和院的24个坊巷内,业主可以与至亲、挚友在一个坊巷内和睦而居,抬头低头间促动亲情、友谊、事业的升华。希望有朝一日,在天长日久的相处中,和院的业主们可以造就出属于和院坊巷特有的“场所精神”、“坊巷精神”。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