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一生从未离开过的两座院子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巴金本名李尧棠,
生于1904年,长辞于2005年。
他的一生跨越了整个20世纪,
他用了一个世纪书写的故事,
都与院子有关。
一座是启蒙他成为文学巨匠的成都李家大院;
另一座是孕育了他一生爱恋,
在昆明旅居时期的《寂静的园子》。
上为巴金故居复原图
1904年,巴金出生在成都的一座深宅大院里。
这座大院又称李家大院,
坐落于成都正通顺街98号,
是一座五进三重堂的砖木建筑,
有大厅、堂屋、桂堂和院墙,
在桂堂天井里有两株桂树,
在两株桂树当中就是故居的中线,
大门就在中线的东边,院墙由青砖砌成,
从南到北总长约八十公尺。
在这座院子里,
巴金与爷爷、姑叔们一起生活。
四代同堂,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直到19岁才离开这里。
在巴金的笔下,
关于李家大院的故事有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家喻户晓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讲述一个大家族的跌宕纠葛;
另一个版本是《繁星》和“鸡司令”的故事,
描绘了一位烂漫童年心底的慢时光。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引自《繁星》
童年时期的巴金,
除了喜欢李家大院庭院上的星星之外,
还特别喜欢小动物。
1910年,巴金的父亲任广元知县时。
衙门后院养了不少的鸡。
巴金就常常与鸡群为伍,
成了一个“鸡司令”。
这群小鸡一天天地长大,
终于变成了神气的公鸡与漂亮的母鸡。
终于有一天,
一个厨师奉命来后院宰鸡做菜。
受惊吓的鸡到处乱窜,
引起了小巴金的注意,
他飞快地跑过来制止了厨师,
又跑过去向母亲求救,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甚至连他最心爱的大花鸡也难以幸免,
为此他大哭了一场,别人还笑话他“痴”。
他那小脑袋里想不通的是:
做了鸡为什么就要被人食用?
他向父母讨教,
可是都没得到自己听得懂的且满意的答复。
既然得不到满意的解答,
自己又保护不了大花鸡们,
自此他也就不想再做“鸡司令”了。
上图为年轻时的巴金
走出李家大院后,
巴金求学于上海、南京、日本,
成为了一名作家。
1936年巴金在上海时期,
年仅32岁的巴金,
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方面已是声誉先进,
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家》,
深深唤醒了年轻一代,
对幸福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时巴金收到了许多书信,
很多是追求他的女性写来的。
那天,巴金又拆开了一封信,
突然,一张女孩子的照片掉了出来,
他很诧异地拾起照片看了看。
这女孩剪着一头短发,
额前还覆盖着刘海,
她头上戴着花边草帽,
身着白衣黑裙,
一脸天真稚气的笑容。
下意识地翻过背面看了看,上面写着:
“给我敬爱的先生留个纪念——阿雯,1936.8”
这女孩就巴金的一生挚爱,萧珊。
上图为萧珊写给巴金的排名前列封信
巴金与萧珊通过多次书信后,
见了几次面,
爱情的种子慢慢在两个人的心中萌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时代巨变让刚萌生爱意的两个人,
不得已短暂离别。
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期,
巴金与萧珊相约在昆明。
此时,巴金在昆明写下了《寂静的园子》。
那时候的昆明,经常受到日军空袭。
这篇散文纪录了,
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焦虑空袭的乱世里。
巴金于昆明的一处小院里,
拥有了短暂的静好时光。
“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引自《寂静的园子》
正是在这段短暂的静好时光里,
巴金与萧珊确定了情侣关系。
1944年巴金与萧珊结婚,
开启了一个始于战火里的爱情传奇,
一爱就是28年,
两个人共同经历战火,经历文革,
直至1972年萧珊去世。
上图为巴金、萧珊一家
巴金一生除了写作成就外,
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专情”,
他用行动诠释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任凭世界之大我只钟情于她。”
冰心说:“他最可佩服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他对萧珊的爱情是严肃、真挚而专一的,这是他最可佩之一。”
从李家大院的烂漫童年,
到昆明园子里的战火热恋。
巴金的一生都与院子有关。
院子里的稚趣、星空、宁静、爱恋……
让巴金成为了一位,
跌宕动乱时代中“灵魂安静的男子”。
后世评价巴金是自由主义者,
是一个中国最专情的男子。
不管是战争,还是文革,
从未改变他安静的性情和品格。
他用这颗安静的心灵,
去书写他看到的家与国。
上图为巴金故居旧照
和巴金一样,
中国人其实一直都未离开过院子,
院子就是家,家就是院子。
巴金时代的战火纷飞,
现代人已很难体会。
但巴金在李家大院里、
在昆明院子里的星空、铜铃
是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就像巴金一样,
院子的安静美好,
孕育了中国人特有的安静心灵……
我们中国人骨子里不能没有安静,
尤其是当下身处现代社会的纷繁都市中,
回归院落时代“大隐于市”的静好生活,
让每一天的生活不再狂奔,
才能收获我们向往的喜悦。
中海和院,
将打造哈尔滨首座现代中式合院,
希望让安静的生活重回哈尔滨,
让安静的心灵重回我们的身体。
让我们可以在院子里陪孩子一起数星星,
给孩子讲鲁迅的百草堂里美女蛇的故事。
让我们的后代像巴金一样,
追求心灵自由、爱情专一长情。
让我们中国人文化基因里,
独特的安静得以代代相传……
中国人的故事从院子中来,
最后还是会回到院子里去,
中海和院,让院子静静的安放中国人的心灵。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