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搜狐焦点哈尔滨 2022-02-16 10:06: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本市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包含完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综合连续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老年人共享首都改革发展成果,本市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包含完善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综合连续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等八个方面。其中提出,到2025年,本市拟在居家照护需求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建设不少于10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同时,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模式。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也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本市每个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

适时在全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征求意见稿》指出,在构建综合连续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本市将加强老年人预防保健。开展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开展脑健康筛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试点并逐步开展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百岁户籍老年人免费提供居家健康服务,探索逐步将覆盖范围向有需求的高龄老年人拓展。到2025年,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65%;有意愿签约家庭医生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老年人实现全覆盖。同时,健全老年医疗服务网络。

在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方面,本市将建立全市统一的老年人健康和能力评估标准,建立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的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积极稳妥推进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适时在全市推行符合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长期照护商业保险。将护理机构(含护理院、护理站)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机构定点范围。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长期照护服务,试点建设家庭照护床位,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2025年,在居家照护需求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建设不少于10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模式。

每区至少设1所安宁疗护中心

同时,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据了解,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的服务。本市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病区。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开设安宁疗护床位。研究制定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和规范。完善安宁疗护价格政策。加强安宁疗护理念宣传。到2025年,每个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

根据近期刚刚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本市将搭建安宁疗护服务网络,在有序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方面,二、三级医院主要为突发急性病变或身体、心理症状较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并承担安宁疗护技术支持、安宁疗护专业人才培训等任务。鼓励三级医院与安宁疗护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建立对口支援、转诊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帮扶带动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机构、养老机构主要为诊断明确、症状轻且稳定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立家庭病床、巡诊等多种方式,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包括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适宜居家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

基层老年协会组建率将超80%

在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将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针对老年人就业需求和特点,加强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服务。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到2025年底,基层老年协会组建率达80%以上。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逐步构建“政府主导、通存通兑、权威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机制。到2025年,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0%。

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也是该《征求意见稿》中的重要内容。未来,本市将持续加大老年人权益保护力度。修订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强化涉老重点领域监管,在婚姻、财产、消费、金融等领域加大针对老年群体的法律支持。拓展公共保护服务内容与范围,将高龄失能独居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完善老年人监护制度。

推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将为老服务设施织补进城市更新中。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到2035年底,全市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为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等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安装紧急救援设施、开展巡视探访,探索在养老服务机构、城乡社区设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全面发展适老型智能交通体系,提供便捷舒适的老年人出行环境。

为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生活,《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拟开展“智慧助老”“科技惠老”专项行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产品的技术障碍。依托社区加大对老年人智能技术使用的宣传和培训,并在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保留必要的传统服务方式。实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开发推广适老智能产品。推广互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